健康生活

讓健康改變生活

腰圍看出未來 潛患慢性病風險

腰圍看出未來 潛患慢性病風險

來自:健康生活
發佈日期:clock.png

肥胖症定義為體內有過量脂肪堆積,對健康構成風險。據資料統計,本港約五成年齡介乎1584歲的人屬於超重或肥胖。

 

人體具有兩種脂肪組織

棕色脂肪大多存於新生兒的肩膀及頸後的部位,具有產熱和維持體溫功能。隨著年齡增長,棕色脂肪會逐漸減少。成人棕色脂肪只佔體重1%,而長期攝取高糖高脂食物會增加白色脂肪堆積在皮下和內臟,增加患心血管風險。


 

脂肪種類

白色脂肪組織

White Adipose Tissue

棕色脂肪組織

Brown Adipose Tissue

對象

成人較多

新生兒較多

部位

皮下和內臟脂肪

肩膀丶頸後

作用

➨ 儲存脂肪

➨ 消耗能量

➨ 具有產熱和維持體溫功能

➨ 促進新陳代謝



肥-04.jpg 


如何定義肥胖?

體重指標(BMI)= (體重(公斤))/身高(米) x 身高(米))

 

亞洲成年人的體重指標(BMI)(kg/m­­­­­­2

腰圍(cm

體重過輕

18.5 BMI

正常範圍

18.5   BMI24

 

異常範圍

過重

24   BMI27

男性90公分

女性80公分

輕度肥胖

27   BMI30

中度肥胖

30   BMI35

重度肥胖

BMI   35  

 

肥-03.jpg


什麼是「蘋果型」和「梨型」身材?

蘋果型(Android Fat):常見於男性,蘋果型身材是指脂肪大多數囤積在上半身,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如大肚腩或啤酒肚。有研究指出,蘋果型身材比梨型患慢性病風險高。因此,發現爸爸媽媽腰圍超標,記得提醒父母注意飲食控制。

 

梨型(Gynoid Fat):上半身纖細,而下半身肥胖,如腿粗丶屁股大為之啤梨型,常見於女性。


 ugly-fat-man-eats-pizza-sitting-sofa_8353-5503.jpg


肥胖會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

1.         肥胖症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丶中風丶第二型糖尿病丶高血壓丶退化性關節炎丶腎病及部分癌症等風險。

2.         自我認同感/自信心降低,情緒受到改變。

3.         為了減肥不惜花大量金錢去達到效果。

4.         出現溜溜球效應(Yoyo effect),為了達到減重目的,利用節食減肥的方法迅速減重,又迅速反彈,體重上上下下,形成一個循環。

 

茶記小貼士:

忌廉湯/玉米濃湯 ➨ 羅宋湯/胡蘿蔔豬𦟌湯

炒麵類 ➨ 湯粉類

西多士 ➨ 三明治

炸/煎類 ➨ 蒸/滷

{如:(炸/煎雞翼)➨ 鼓油雞翼}

酥皮蛋撻 ➨ 燉蛋/奶酪

奶茶/紅豆冰/鴛鴦/奶啡➨ 檸檬茶/檸檬水/茶

 

注意事項:

1.          湯粉飯類需注意鈉攝取量

2.         平常都喝全糖,建議先從半糖開始,慢慢調適味蕾,再進展到無糖。

3.         勿攝取過多的熱量,過多熱量會轉化成脂肪作為儲存。

4.         如患有慢性病之人士建議先諮詢專業人士(營養師)。

 

                                                                       

SOURCEEndocrine

 

陳寶宜(Bowie

註冊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