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聞

近距離閱讀本地訊息

醫務衞生局局長到訪立法會出席器官捐贈推廣活動致辭

醫務衞生局局長到訪立法會出席器官捐贈推廣活動致辭

來自:本地新聞
發佈日期:clock.png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六月七日)到訪立法會出席器官捐贈推廣活動的致辭全文:


梁君彥主席(立法會主席)、各位立法會議員、傳媒朋友、現場的朋友:

我今日來到立法會真的很高興,首先我要多謝梁君彥議員,以及立法會所有的成員,支持今次我們在這裏舉行一個器官捐贈的推動活動。其實剛剛在兩星期前,立法會才討論了由林哲玄議員提出「落實與內地的器官移植合作」的議案。通過議案的討論,大家更明白到器官捐贈的重要性,以及各種各樣的方法,包括我們做的跨境器官互助的方案。我很感謝立法會在這方面對器官捐贈給予大力的支持,亦是對我們二千多名正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一個最好的鼓舞。

生命無價,「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些說話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生命是最重要的,而每一個器官代表了一個生命,每一個器官的捐出,都代表了一個生命的重生,所以器官捐贈正正是一個非常崇高的大愛行為。在醫學界,我們用「鐵達尼號」這個悲劇去形容我們器官移植病人的處境,他們徘徊在生死的邊緣,但是,可以幫他們救命的器官是絕對不足夠。我們作為整個社會的一分子,我們絕對有責任幫助處於這危機的病人,如何找多一些「救生艇」,找多一些器官幫助他們。我們亦看到香港社會是有這一份大愛,不過很遺憾,有個別的、一些極少數的分子,做出一些干擾我們器官捐贈名冊(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行為,這確實令我們很痛心。在災難中,我相信所有人都應該一條心,都是抱着一個理念,要發揮人性的光輝,我們不應該讓一些醜陋的人性,在此事件上蓋過我們這個崇高的大愛行為。

我們的器官捐贈名冊其實是絕對採取一個自主自願的機制,市民根據自己的意願作登記。雖然它是自主自願,但它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通過登記,可以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意願,讓家人當有需要時,可以通過這個名冊上的登記,知道病人捐出器官的意願。同時,亦是一個簽名運動的意義,代表着整個社會,動員大家一起支持這個有意義的活動。

我們的器官捐贈名冊由二○○九年開始,有四萬五千多人登記,到現在已經有超過三十五萬七千人登記,超過七倍的增長,顯示大家在香港是支持器官捐贈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不過,從另一方面看,以我們七百萬的人口,三十五萬七千只是佔百分之五,我們絕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在二○二一年的一個住戶統計調查報告書(《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74號報告書》)顯示,有超過一百三十萬的市民在這個調查中表示他們願意在死後進行器官捐贈。所以我們三十五萬七千這個數字,其實不是完全反映真正的意願,這亦包括了可能以往有很多人,用一張紙版的器官捐贈卡,我相信可能在座有些議員,以前都把器官捐贈卡放在銀包,這是以前的做法。但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我們現時有iAM Smart「智方便」,通過這個電子化的登記,我們會更加有系統地搜集市民願意支持器官捐贈的意願,亦不會因為你更換銀包,因為卡已經「霉霉爛爛」,或已經遺失,而影響捐贈的意願。所以這是一個進步,我們都希望那些仍在銀包袋着這張卡的人,可以多做一步,用你手機上iAM Smart程式,做一個電子登記,反映你支持器官捐贈的意願。

最後,我想向大家做一個「心心」,為甚麼呢?因為這個手勢現時很多人都喜歡,拍照的時候一定拿個「心心」出來,怎樣也要拍一拍,這個相當好。但我想大家不止是一個定鏡,如果拍視頻的朋友,要看着,心是會跳的,我們有一個跳動的「小心心」在這裏,然後拍照,特別是現時拍視頻很容易,我們要拍一個跳動的「小心心」。為甚麼呢?因為這個「小心心」,我每次看到人們拿來拍照時,都提醒我們上年十二月,一位四個月大的女嬰,就是通過跨境器官互助,第一次的、突破歷史的,通過很多人、很多部門共同努力的一個互助,她的心心仍然在跳動。我們可能沒有見到她,但我們知道她的心心仍在跳動,我們應該永遠聽着她的心跳聲,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去推動任何可以幫助我們器官移植的病人,跨境器官捐贈是其中一項,希望大家緊記。多謝。



**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


#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健康資訊


------------------------------------

歡迎讀者分享健康資訊、留言及分享貼文,下載iMeddy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imeddy.client&hl=en_US&gl=US


IOS: apps.apple.com/hk/app/imeddy/id150787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