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讓健康改變生活

色黃味麻為之「麻黃」 具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效 但原來禁止私自種植同自由買賣...

色黃味麻為之「麻黃」 具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效 但原來禁止私自種植同自由買賣...

來自:健康生活 - 【健康生活-IM食住傾】
發佈日期:clock.png

麻黃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為麻黃科亞灌木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草質莖,以莖粗、色淡綠或黃綠、髓部紅棕、味甘澀者為佳。有生用和蜜炙用兩種用法。生用,長於發汗解表;蜜炙,發汗力減弱,長於潤肺,多用於咳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本草綱目》指麻黃“其味麻,其色黃”,因色黃味麻而得名。然新採的莖是綠色,並非黃色,藥材久置之後則變黃。古人認為麻黃久置而不變質者質佳,故過去藥房中的麻黃多為黃色。 《植物名釋札記》記載:“麻黃之取名,謂其因花小而黃之故。”


【功能作用】

1.發汗解表

《神農本草經》明確提出麻黃具有“發表出汗”之功,其發汗力強,為發散風寒之峻劑,是解表藥中發汗作用最強的藥物。一般用於表實無汗證,如風寒表實證、無汗證等。其無汗具體表現為出汗量少、皮膚乾燥而粗糙等,尤其是患者在炎熱的夏季亦不怎麼出汗,這是較為明顯的無汗。為增強本品的發汗作用,常與桂枝同用,再配以杏仁、甘草,即組方麻黃湯。此方來源於《傷寒論》,主治惡風或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疼、腰痛、骨節疼痛、咳喘等八個方面,有人概括為麻黃八症。


2.宣肺平喘

《神農本草經》載麻黃“止欬逆上氣”。麻黃味辛而歸肺經,能夠宣發肺氣;同時具有微苦之味,從而具有一定的肅肺之力。所以麻黃既能宣發肺氣,又能肅降肺氣,對肺之氣機具有調節作用,這就是呼吸。但必須指出的是麻黃以宣發肺氣為主,所以麻黃具有宣散邪氣外出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氣失宣的病證,如外邪束肺、肺氣失宣之咳嗽。臨床大多用本品治療三個方面的病證,風寒外束之咳嗽、外寒內飲之痰喘、邪熱壅肺之咳喘等。


3.利水消腫

麻黃以發散邪氣為主,所主治的病證總是以邪實為主的病證,其所主治的水腫或小便不利,也是由於外邪內侵,肺氣失宣,膀胱氣化不利所致,故其水腫主要表現為眼皮水腫、臉腫等風水證,其特點是起病迅速、浮腫而無汗,腰以上水腫顯著,而不是以下肢水腫為主的陰水證。治療風水水腫,當治以發散邪氣、宣散水濕,配伍石膏、白朮等,如越婢加術湯。方中麻黃與石膏的劑量比例為3∶4,這種配伍比例的作用特點是:利水而不發汗。相反,若石膏的量小於麻黃,則發汗而不利水,大青龍湯即是如此。


 【使用注意】

從麻黃中提取出麻黃鹼,是毒品的原材料,所以在西方國家禁止麻黃的應用,因具有顯著的興奮性,能夠促進人體的代謝,引起失眠、心慌、易於激動、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副作用,所以臨床應用麻黃時需多告知患者,服用麻黃製劑後也可能會引起上述症狀,所以麻黃製劑不宜晚間服用。臨床觀察所見,如果患者空腹服用麻黃製劑,會引起虛汗、心慌、不安等症狀,所以,含有麻黃的方劑必須飯後服用,這是實實在在的經驗。


麻黃能夠引起失眠,這是事實,但也有臨床發現,不少患者服用含麻黃的處方後,原本睡眠不佳,服藥後則睡眠明顯好轉,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也很多見。那麼麻黃治療什麼樣的失眠有效呢?白天無精打采,晚上睡眠淺,似睡非睡。這一類患者,如同《傷寒論》中提到的“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相類似,其主方是麻黃細辛附子湯。


以上食材功效只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服用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iMeddy #線上醫療平台 #健康資訊

------------------------------------

歡迎讀者分享健康資訊、留言及分享貼文,下載iMeddy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imeddy.client&hl=en_US&gl=US


IOS:  apps.apple.com/hk/app/imeddy/id1507871536